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科學研究法
Research Methods of Social Sciences 
開課學期
99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國家發展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陳明通 
課號
NtlDev7002 
課程識別碼
341 M11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上課時間與地點請參閱本所網頁。
限碩士在職專班生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92RESEARCH_METHODS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整個課程分為:探索的概論、研究的建構、觀察的方法三大部份。在探索的概論部份,首先教導同學們人類如何透過科學的方法來探索問題,其次社會科學界有那些典範在研究人類社會的問題,社會科學界的因果關係本質又如何?在研究的建構部份,將介紹如何進行研究設計、如何概念化及測量、如何操作化、如何建立觀察的指標以及如何抽樣。在觀察的方法部份,將介紹實驗法、調查研究法、田野調查法以及非介入性研究法。全部課程共計十六週,以教師講授為主,同學參與討論為輔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的目的在培養學生科學地研究社會現象的能力,有清楚的問題意識,如何找問題並有效地研究出問題的因果關係。修習者不需具備熟練的數量方法(quantitative method)能力,同時本課程也不打算教導有關數量方法方面的技能,因為那是另一個專門課程的事,但是修完本課程後,將可引發繼續修習數量方法課程的興趣。
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的報告有兩篇,第一篇在學期中繳交期中報告佔30%,第二篇在學期結束的一週內繳交期末報告佔50%,前一篇就第一部份的學習心得寫成,後一篇則運用第二、三部分所學習知識,尋找一題材,實際操作後寫成。課堂討論佔20%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Babbie, Earl, 2010, 劉鶴群等譯,社會科學研究法(The Practice of Social
Research), 第
12版,臺北: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出版,雙葉書廊總經銷。
2.Nachmias, C. Frankfort and David Nachmias, 1998. Research Methods in the
Social Sciences, 5th ed. 臺北: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
3.McGaw, Dickinson and George Watson, 1976, Political and Social Inquiry, New
York, John Wiley and Sons, Inc.(辛亥路二段225號晶創影印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02/26  課程說明與準備 
第2週
03/05  「問題意識」(problematic)與問題的形成 
第3週
03/12  理論、研究方法與典範(paradigms) 
第4週
03/19  概念形成與概念架構 
第5週
03/26  概念化、操作化及測量 
第6週
04/02  解釋、預測與因果關係的本質(I) 
第7週
04/09  解釋、預測與因果關係的本質(II) 
第8週
04/16  理論的形成與分析(I) 
第9週
04/23  理論的形成與分析(II) 
第10週
04/30  形成假設與驗證理論 
第11週
05/07  測量法(包括:指標、量表及分類法) 
第12週
05/14  調查研究法 
第13週
05/21  問卷設計 
第14週
05/28  實驗法與準實驗法 
第15週
06/04  田野調查與質化研究 
第16週
06/11  非介入性研究及內容分析法 
第17週
06/18  抽樣 
第18週
06/25  綜合討論或彈性運用